文章發表:崇拜設計之思與行~以「受難節」崇拜為例


書籍:心靈與誠實--崇拜程序設計與企劃
出版: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日期:2012
作者:黃婉嫻博士

引言
筆者認為設計一份崇拜禮序(Service Order),或崇拜禮儀(Liturgy[1],其實是一件對信仰傳統的繼承與轉化下的作品,因此,一份崇拜禮序的流程及元素,就會反映出設計者的崇拜神學、觀念,對經文信息的體會,以及設計者的崇拜養成與人格特質。為此,筆者嘗試以設計「受難節」為平台,開展崇拜設計中所包含的神學、傳統及元素,並分享由觀念、到籌備、到落實的過程中所隱含的創意養成。

受難節期
按一般教會的理解,「受難節」就只在「星期五」這一天,或只在這一天有聚會。而我傾向按古教會的傳統,視復活主日的前三天,都包含在「受難節期」內,也就是由「星期四」到「星期六」,傳統上稱這三天為「神聖三日」(Holy Triduum)。這三天是守大齋節期的高峰,也是聖週最重大的三天。以這種方式來紀念耶穌的受難與受死,是讓我們的心靈經歷耶穌受難前的事蹟,使我們能在豐厚的歷史感中,對主的受難體會得更深廣。[2]

「星期四」這一天稱為「立聖餐日」或「濯足日」(Maundy Thursday),聚會在晚上舉行,因為兩千年前的這個晚上,主耶穌以逾越節羔羊的身份,設立聖餐、為門徒洗脚、祂也預言自己即將走上十字架。這一天的經課[3] 包括:出 12:1-8, 11-14;林前11:23-26;約13:1-17, 31b-35。教會將在這一天晚上,重温三段和受難的羔羊相關的歷史事蹟,那就是(1)舊約的第一個逾越節、(2)耶穌為門徒洗脚的那一夜(也就是逾越節晚餐之前),以及(3)保羅教導哥林多教會遵守主的晚餐的那一天。教會在這一個晚上聚集,為的是體會在歷史中所發生的事情及它們和信徒生命的關聯。「星期四」的晚上是歷史被改變的前一個夜晚,信徒在這一天聚集,重溫歷史事蹟,就會發現自己就猶如那群即將被釋放的奴隸、自己就是那群把耶穌釘在十字架的群眾、自己也是那群雙腳沾滿世俗塵埃的罪人。這個晚上的聚會一定有聖餐禮,至於是否實施洗腳禮則按教會各自的傳統而定。

「星期五」這一天稱為「主受難日」(Good Friday),是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至氣絕的日子,教會在這一天記念耶穌的受死,因此,傳統上聚會的時間是在下午三點左右。在第4世紀末,耶路撤冷教會就開始在這一天舉行遊行祈禱日,在遊行中的每一站,誦讀有關耶穌受難的先知書和福音書,並且唱詩和祈禱,但沒有舉行聖餐禮。到了17世紀就逐漸發展成「苦路」(Stations of the Cross)的崇拜禮儀;苦路是指一條模仿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過程的重現,共有14站:從耶穌被判死刑、背十字架、遇見母親、被剝掉衣服、被釘十字架、死亡到埋葬。如果按照這一天的福音經課(18-19),就是從猶大賣主、耶穌被捉拿、彼得不認主、耶穌受審、被欺凌、在十字架上說的七句話(十架七言)去鋪排禮序。在一些國家,因為「受難節」不是公共假期,聚會就設在晚上,他們使用中世紀的「熄燈禮拜」Tenebrae)作為禮序。在崇拜進行中,每唱一首聖詩或念誦一段經文,就吹熄一根蠟燭,直到完全漆黑為止。在結束前要發出一聲巨響(Strepitus),象徵地的震動伴随主的死亡和墳墓的關閉,接著就鳴起七次的鐘聲,象徵人類救贖的完成。随後是一片死寂,弟兄姐妹就在漆黑寂静中離開,直等到主復活的日子再回到教會。傳統上,這一天的聚會不設聖餐禮,因為這一天是主耶穌基督的葬禮,有些教會的信徒,會穿黑色衣著到教會參加聚會。

「星期六」這一天是「復活節守夜」(Easter Vigil),是「大齋期」與「復活期」的分界點,也可以說是銜接點。「星期六」晚上是耶穌復活前的守夜,教會可以在這一天舉行守夜禮,在崇拜中有點燭儀式,代表基督的光再次光照世界,象徵基督復活的來臨。這一天紀念耶穌安息於墳墓之中,也紀念祂降在陰間。這一個晚上的聚會是安靜的,信徒聚集並想像自己在基督的墓旁留守祈禱,默想祂的苦難和死亡。聚會時主要是念誦當日的經課(伯 14:1-14 或哀3:1-9, 19-24;詩31:1-4, 15-16;彼前4:1-8;太27:57-66 或約19:38-42)和祈禱,沒有特別的禮儀。

靈命在歷史敘事中所經歷的記憶、意義與奧秘
當信徒參與在類似「受難節」這般富有歷史意涵及神學意義的崇拜禮儀時,信徒將在崇拜中經歷該崇拜主題的「記憶」memory、「意義」meaning與「奧秘」mystery三大元素。

記憶
「記憶」的層面是多重的,它是以聖經中重要的歷史事件為基礎,然後,在歷史中經信仰群體的回憶、紀念與傳承而成為傳統。這樣的信仰記憶,對於每一代的基督徒都非常重要,因為對信仰歷史的失憶,將造成信仰意義的失控,最終,將對敬拜的對象失焦。

就以「受難節期」中的「星期四」晚「立聖餐日」或「濯足日」(Maundy Thursday為例。

上文提到「星期四」晚的經課包含了三段和逾越節及受難的羔羊相關的歷史事蹟,從中我們發現在《聖經》眾多的歷史事件中,逾越節及逾越節的羔羊,成為以色列民族神的子民的共同記憶,因為對神的子民而言,它是歷史的分水嶺和新的起點是被救贖的起點和記號。

舊約藉著逾越節事件預表了耶穌的救贖。以色列人藉着不斷地重述逾越節的叙事 先祖蒙耶和華上帝拯救的事跡建構了以色列群體的共同信仰與記憶。

在福音書中,耶穌將自己最後晚餐的事迹與出埃及時的逾越節故事串聯起來,表明了一直以來所期待的末世的「新(的)約」,是藉著祂的死開始。

在新約書信中這「新(的)約」對保羅而言(林前11:23-25;林後3章),是用來聯係所有基督徒信心的基礎(林前11:25),也是他了解自己與教會救恩歷史的關係(林後3章)。

此外,耶穌設立聖餐時包含了「記念」與「盼望」的因素,[4] 因此,當保羅論到耶穌當初設立聖餐時,就兩次的提到主耶穌說(林前11章):你們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紀念」;他也說:「直等到祂來 盼望」。所以這份「記憶」包含了對主的「紀念」和「盼望」。

這份「記憶」,不但是回憶,也是「想念」,是帶著「盼望」的「想念」;「盼望」著將來在父的國裡與基督的團契(太26:29)、「盼望」基督的再來(林前11:26)、「盼望」羔羊的宴席(啟19:4-11)。

意義
逾越節羔羊的大叙事隱含了豐富的神學意義 基督的受難與救贖它由舊約延續到新約到現代,成為了初代信徒及未來所有信徒的共同記憶。

它也奠定了救贖者和被救贖者的關係,詮釋了神子民的身份來源與屬性。後來者凡有份於此大敘事藉著基督的救贖就屬於這個蒙救贖群體的一分子。其神學與信仰的意義也在基督裏落實在信徒的生命與群體中:賦予信徒身份認同、傳統、以及活出屬神子民的倫理與價值觀。

這個群體過去是被奴役的,自蒙救贖之後就獲得了生存、信仰上的自由;自由地愛上帝與愛鄰舍!

奥秘
當我們因著上帝的應許,憑信心領受主餐、聆聽神的話時,透過聖靈的工作,信徒將在「當下」經歷那「歷史」上的逾越節羔羊,這「客觀」的救贖事件將成為信徒「主觀」的經歷、並讓個別的「個體」關聯過往、現在,以及未來的「群體」。

因此信徒是在過去與將來之間的現在進行敬拜,藉著語言和動作,以可見的、可觸摸的,和實質的表徵來重現歷史並等候基督再來。信徒藉著這些崇拜元素,按此時此刻的處境講述和參與《聖經》的叙事。

信徒將在敬拜與信仰中,透過此大敘事的意義,詮釋當下的信仰困境與所面對的挑戰。就如在《哥林多前書》11章,當保羅面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在公共崇拜中分門別類、貧窮與富有的信徒之間存在着張力等問題時,保羅就透過聖餐的論述,勸勉這個群體的生命表現要像那設立聖餐的主耶穌一般地捨己愛人。[5] 保羅引申了這個意義,提醒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要藉著聖餐,將自身聯繫主與主的生命聯合,[6] 要他們在群體中展現愛的信仰意義,使信徒群體的信仰表現和所信的主相一致!

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視野中重現歷史
我們不難發現,在教會歷史中,「受難節」崇拜的禮儀發展(在耶路撒冷的教會中開始)以及所選取的經課,都包含了記念「受難節」或籌備「受難節」聚會的豐富素材。筆者傾向採納大公傳統教會的崇拜取向(如,聖公會、信義會及衛理公會或循道會),並藉由現代人可以體會的崇拜禮儀來重演耶穌受難的主要事蹟,這重演不是一般的表演,而是一種歷史敘事的重現,也就是說,透過禮儀,使過去歷史的事蹟重現於聚會中。

早期的耶路撒冷教會,是以對應耶穌受難過程的時間與場所來舉行崇拜禮儀;禮儀中包含了讀經、祈禱、唱聖詩等,藉此追念並重新體驗耶穌在世最後幾天所發生的種種事件。這些豐厚的歷史素材,為我們今日舉行「受難節」聚會帶來很好的參照;我們可以藉著具敘事線條的「戲劇」形式,帶領會眾參與並經歷耶穌,經歷祂救贖之工的歷程。[7] 換言之,是要以《聖經》的歷史事蹟為基礎,並參照教會傳統或歷史的崇拜禮序,設計出能與當代的人語言、語境、語法溝通的「戲劇」,為要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視野中重現歷史,並經歷當中的信仰與神學的意義。

醞釀
本文接下來將觸及「受難節聚會流程的生產或醞釀過程」;[8] 流程的構思過程是「籌備聚會事宜」的關鍵因素與起點。

崇拜(或「受難節」聚會)流程的生產過程,是創意與靈感的組成,並沒有特定的方程式,通常是個人或一組人的創作旅程、共有的夢想與志向。

用心品嚐和用心感受每一天在生活中所看見的,所體會、所領悟的,都算是我們對崇拜聚會籌備的過程,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孕育及醞釀過程。一幅畫、一首歌、一個故事、一支廣告、一則新聞、閱讀一本書籍都有可能激發靈感。對我而言,雖然創作是個人的、是一個過程,並不時夾帶某種靈光一閃的隨性,也是關於自己的美學、思想和構思的東西,然而,創意也常常伴隨紀律才紛至沓來(to come in a continuous),它是有紀律地敬拜與禱告、有紀律地讀經與靈修、思想與默想、收集資料、觀察,當然也包括了有紀律地大量閱讀;讀書、讀人、讀事或讀時代。是設計者對上帝、對信仰、對生命的聆聽和體會。創意是伴隨着有紀律的積澱養成而迸發的光芒。

創作是具新意而不重複,但基於「受難節」是一個歷史事蹟,就難免會重複說著同一個歷史故事,但設計者卻要能為了會眾或教會群社的需要而有獨特的見解,是重現、是繼承中的再創造,不是重複。這類型的創作不能因為搞花俏,而將崇拜的對象與主題淹沒,或減損了信仰的意義。因此,它應該是在自然樸實中顯精彩。無論是哪一種性質或節期的聚會所必須具備的元素包括了:讀得懂的歷史、看得懂的文化、聽得懂的故事,激動人心的信息,深刻的感動,留得住的記憶,以及具生命力的表達。

另外,崇拜設計的構思要盡量取得牧師的認同、尊重自身的宗派與傳統、合乎群社的需要,又要合理、合宜及合情,以及是能力所及的。

落實創意
創意可以無邊無際,但是必須考量神學、《聖經》、歷史、文化和傳統的因素,這一切並不會扼殺創意,真正扼殺創意的是現實的重壓、安逸苟且的心態、自以為是及散漫的態度。

創意必須要具有勇氣,要具備突破慣性和承受批評的膽識。好的創意,是要能在「在意別人的想法」與「別在意太多人的意見」的鋼線上求取平衡,若太「在意別人的想法」我們永遠創作不出獨特的作品,只是媚俗,甚至只一味的抄襲。若是「別在意太多人的意見」,往往又要冒着受萬夫所指的危險,太過標新立異,過了線就成為異端了。我的體會是:要在大原則上謹慎。

另外,設計者和作品能否走向會眾,也得有能包容創意及具誠意的會眾。我們應該持正面的態度看待任何創意的嘗試;創意需要掌聲,破格和對抗固有生態的創意,需要更大的掌聲倘若教牧、領袖和會眾能給予負責崇拜設計的同工多些鼓勵,將能激勵他們不斷的創作,若不然,參與崇拜設計及創作的同工,就要能聆聽到眾人可能聽不到的掌聲那是來自上帝,來自歷史,以及來自未來的子孫的掌聲。

崇拜設計的創意,都是因敬畏神而來的氣質與素養。

此外,負責崇拜設計的同工也需要熟悉身處的時代與社會,社會的「集體記憶」都是該地區或國家的居民從小就開始堆積的記憶、經驗和這個城市裡的人所具備的約定俗成的熟悉。設計者能否將「受難節」的意義與感動帶給會眾,取決於他們對耶穌受難的事蹟的記憶、理解與經驗,能否關聯到會眾生活中的記憶與情感。

最後,讀者可以參考我為2012年「受難節」所設計的崇拜流程,以此為範例。[9]





[1]  “Liturgy is the set of particular structured actions in which worship is expressed and by which worship is released. Liturgy is the occasion of worship.” From “Transforming Worship: Living the New Creation,” A Report by the Liturgical Commission, Church of England, General Synod, 2007.
[2] 若教會許可,可以考慮這三天都有聚會,或按需要任選其中一天舉行聚會;重點是我們的聚會,要能夠對應當天的歷史意義;既「星期四」晚是「立聖餐日」或「濯足日」、「星期五」是「主受難日」,以及「星期六」是「復活節守夜」。
[3] 「經課」是指配合教會年曆及節期所選取的經文,一般上是用來作為崇拜時讀經或講道的經文,包括了一段舊約經文,一段用作回應舊約讀經的詩篇,一段新約經文,以及一段福音書經文。
[4] 馬太福音26:29「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
[5]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34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35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14-15, 34-35)這段經文是「星期四」晚崇拜的其中一段經課。
[6] ……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11:27, 29
[7] 這裡所指的「戲劇」是指「歷史事蹟的重演」或「歷史意義的重現」:這是以經文的歷史事蹟與神學意義為主軸的「戲劇」,不是虛構的劇場,在聖靈的引領下,信徒的生命參與在「神的戲劇」中。
[8] 有別於「聚會事宜的籌備」。「聚會事宜的籌備」包括了宣傳計劃、詩班和樂隊排練、道具的準備、戲劇、默劇和讀經組的劇本、影音燈光組所需的設備和流程溝通、多媒體的製作與溝通,堂會佈置、燈光調節、聖禮籌備組、採購組、幕前幕後所有服侍人員的統籌和溝通,和講員交流等,加上時間表和進度表。
[9] 這份流程是為了新加坡「聖道基督教會」在201245日晚的受難節前夕特別聚會而設計的。為配合教會的需要,這份崇拜流程結合了「星期四」晚的「立聖餐日」及「星期五」的「受難日」的崇拜內容,其主題:「耶穌十架~渲染我生命的救贖」(由於此崇拜流程是以多副名畫作來貫穿,因此,以基督寶血「渲染」我們生命的畫布為意象)。請參閱:http://thewonderofworship.blogspot.com/2012/04/2012.html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崇拜禮儀中的詩班角色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