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式的敬拜赞美











日期:201223
地点:武吉巴督恩泽堂长老会
题目:共融式的敬拜赞美
讲员:黄婉娴博士

引言
教会让我在这里介绍「共融式的敬拜赞美」(Blended Praise and Worship),对我而言这是新的接触;一般上,若以崇拜模式来分类,「共融式崇拜」(Blended Worship)是我较熟悉并曾研读过的。後来与刘牧师沟通,才了解教会期望能达成「共同使用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来赞美上帝」。今晚,让我们先来了解何谓「共融」的意思,接着,我们来了解「敬拜赞美」的定义,最后我们一起来看「共融式的敬拜赞美」当有的内涵与内容。

共融
共融有融合(blend)、融汇(fusion)、聚集(mix together)、融为一体(hypostatic union)、融洽(harmonious)的意思。其中,Hypostatic Union是指在同一本质基础上的融合,尤其是指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在同一本质基础上的融合。而Harmonious的意思是指没有隔阂或抵触。我觉得教会使用这个词汇,不管原意是blendmix togetherharmonious,这个走向是正确的。教会无论是年长或年少者,我们都可以齐聚(mix together)一堂、我们都可以融洽(harmonious)相处,不管我们来自什么年龄层、有什么诗歌喜好,我们都可以融合(blend)传唱,这便呈现了将来在天上的敬拜。

敬拜赞美
我们信主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发现,不同宗派、民族、文化、区域、和年代,则产生不同的崇拜风格和方式。在这里和我年纪相近的,或许知道谁是Billy Graham(1918),在他的布道会上,就邀请过流行歌手演唱,而他的音乐同工Cliff Burton Barrows(1923)在布道会上,也选用了流行风格的福音诗歌和短歌。在诗班事奉超过20年的,大概也接触过John Peterson (1921-2006)的合唱曲。他模仿好莱坞电影的歌曲风格创作诗歌,他一生创作超过一千首诗歌和35部清唱剧。还有William Gaither(1936) Gloria Gaither(1942) ,他们用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风格写福音诗歌,很受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逐渐的,这类流行乐风的基督教诗歌就盛行开来了,有些基督徒作曲家,也开始创作流行曲风的诗歌。这种音乐形式和它所引起的崇拜风格,後来就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崇拜方式--「敬拜赞美」。「灵恩运动」及「敬拜赞美」几乎同时发生在60年代,当时,许多人觉得传统的崇拜形式已没有感染力,另一方面,人们也追求与圣灵直接亲近的关系。许多做青年事工的人觉得,如果要接触时下年轻人,就必須透过流行化的音乐,必须不拘礼仪、不拘形式。而「敬拜赞美」的诗歌,比较抒情又不拘泥于形式,能以肢体动作来配合唱颂,比较友善,特别能激发敬拜者的情绪,容易带入属灵的境界,因此有些教会就主张以「敬拜赞美」诗歌取代传统诗歌。反对者则针对「敬拜赞美」的崇拜学立场、神学立场、艺术价值等方面提出争议。

共融式的敬拜赞美 -- 采用均衡的诗歌类型
恩泽堂的主日崇拜,多年来只选唱CNEC出版的《赞美诗》,因此,教会要求我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共同使用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来赞美上帝」。我的理解是,教会希望在主日崇拜的诗歌上,能采取均衡的诗歌类型,既有传统诗歌,也有现代诗歌。为此,今天我将从弗5:19及西3:16,与大家一同来看保罗如何在敬拜的语境中,论诗章、圣诗、灵歌和上帝话语的关联,以此来说明为何要「采用均衡的诗歌类型」。

保罗在弗5:19说到「应当用诗章、圣诗、灵歌,彼此呼应,口唱心和地赞美主。」保罗在这里强调集体歌唱的感染力,是富有造就性的。他在西3:16就直接的说:「你们要让基督的道丰丰富富地住在你们心里,以各样的智慧,彼此教导,互相劝戒,用诗章、圣诗、灵歌,怀着感恩的心歌颂神。」基督徒要让基督的道丰丰富富地住在他们心里,要教导基督的智慧,并且以唱出信仰来增强教导。而诗章、圣诗和灵歌是向神献上感恩的语言,都跟基督的道有关。罗马是多神信仰的帝国,歌罗西教会当时面对异邦和异教,基督徒是属少数的。因此保罗认为,与其让异教之说及错误的教导充斥在教会中,基督徒应该让基督的道理充满在聚会中,以此來抗衡当时不同的价值观、思潮和潮流。这跟我们今天的处境是很接近的。为了避免让这些从世界而来的价值观引导人偏离上帝、不让这样的思想破坏群体的和谐、防止这种自我实现的观念侵害基督徒,教会就必须是一个彰显神的道的地方、是宣讲神的话的地方、是神的子民顺从上帝话语的地方,教会必须是「在崇拜中活現神的道」的地方。因此,无论是诗章、圣诗或灵歌,都和「以各样的智慧,让基督的道丰丰富富地住在心里」有关,都是带着神的真理的诗歌,都是富于宣讲及唱诵基督的道理的诗歌,也就是符合《圣经》和信仰的诗歌,是我们今天应该遵循的。所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三类诗歌的特质。

诗章是传统
诗章就是旧约的诗篇,是犹太教在圣殿、会堂和私下灵修时常唱;初期教会的信徒也常在敬拜時唱。上帝使用詩人,透过诗篇给我们深邃而永恆的信息。这些诗篇原是属于犹太人的圣诗集,但它也为历代信徒的信仰经验起着連结的作用。诗章本身就是一部经典,也是古典,是能「使灵魂健壮的体育馆」(教父安波罗修),更是路德与加尔文延续的传统,不但符合圣经,而且是古典传统的经典。我的教会遵循大公教会的传统,在主日崇拜中,按经课编排每主日的讲台信息 (「经课」是指配合教会年历及节期所选取的经文,一般上是用来作为崇拜时读经或讲道的经文,包括了一段旧约经文,一段用作回应的诗篇,一段福音书经文,以及一段新约经文)因此,每主日我们都以颂唱诗篇作为旧约经课的回应,这是宝贵的基督教传统。

圣诗是经典
圣诗是向神赞美和感恩的诗歌,内容主要是歌颂基督、唱颂基督、传颂基督的歌,因为基督是信仰的核心对象、是圣经的核心,也是神学的核心,圣诗本身是经典中的经典。新约中的:尊主颂、以色列颂、荣耀颂、西面颂等,內容都论到基督,強调耶稣是所应许的弥赛亚,都属于圣诗。很明显的,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圣诗历史,给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更广阔的主题,但是最初,这个向神赞美和感恩的语法是最主要的。它是早期的圣诗,包括希腊语和拉丁语圣诗主要的神学元素。在基督教歌曲的整个漫长历史中,我们都可以追溯到不断转移的神学重点,很多圣诗的歌词都是在神学争论中产生的。我们现在所唱的历代圣诗,大部分都是基于以荣耀神为中心的敬拜,而论到人类的景况,或就受苦的景况说出先知话语。我认为圣诗是成为敬虔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因为圣诗是信徒运用礼仪年和神学意象的主要方式。唱出来的意象变成教会和个人的具体记忆的一部分。由于我的教会遵循教会年历与经课讲道的传统,因此相应于各个节期的诗歌,与经课相关的圣诗题材,都是不可或缺的诗歌元素。我们在主日崇拜的第一段时间,必定唱诵与神的属性和作为有关的圣诗,还有教义性强的圣诗。

灵歌是当代
按林前12-14章而言,灵歌是不拘性质和题材的歌,希腊文的意思是「空气的颂诗」或「呼吸的歌」,所以有些人猜测是灵里的歌唱,是一种心灵与诚实的契通,沒有歌词的曲调或是被圣灵感动时,从自己的信仰经历所创作出来的歌颂,比如现代福音诗歌。五旬宗和灵恩派信徒认为:灵歌是一种即兴、亢奋、含舌音的歌唱。保罗强调:灵歌是属灵的歌,是与信仰有关的诗歌,除了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杜绝紊乱的情況。我认为,灵歌是在圣灵的感动与引导下,对真理的对象:三一神,以及圣经的真理,所进行的神学反省的创作,是时代性的创作。就像卫斯理用了他民族的语言、为当代人所创作的诗歌,有许多是他对诗篇的理解和诠释,是一种对三一神的反省与回应,也是对圣经的反省与回应。在我教会,不管是信息量重的诗歌,或是简易的会众重唱诗歌,泰泽圣詠,或是讲述属灵经历的诗歌,都在我教会的主日崇拜中使用。

这三种音乐的题材,在新约时代都被运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诗章、圣诗和灵歌來服事。它们代表了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诗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內容都是与我们所敬拜的三一神,以及祂所啟示的真理相关;因此,今天的崇拜应当按这个原则,均衡的选取崇拜的诗歌,这样我们才不会在选用诗歌上偏食,以致营养不良,也才能顾及教会中不同年龄层及背景的肢体的需要。帶着这样的原则來选唱诗歌,就是已经考慮到了圣乐的牧养与灵命造就的使命与责任了。

我唸崇拜学的学院所強调的「汇集崇拜」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在崇拜中融会贯通了传统、经典及当代的敬拜元素。汇集的理念不属任何宗派,但却可以在各宗派传统的崇拜基础上,进行创意的更新转化。我们需要承续传统,传统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从何而来,提醒我们应该往何处去,这是继往开来,就好比开车的人,一定不会忘了要看一看后视镜。但我们也要在承续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更新转化。因为,我们的神是活的神,祂是前人的神,也是现今活着的人的神。神学是与时并进的,神学需要在不同的时代,回应不同的问题。我们要了解历史也要能诠释当代。若过于迷信传统,就会成为传统主义,信仰就会生硬、僵化。诚如著名的教会历史学家及神学家伯灵坎所言:“传统是死了的人的活信仰,传统主义是活着的人的死信仰。”推动汇集崇拜的教会有共通的信念,就是希望基督的身体得以合一。信徒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各类诗歌,有效的传福音,并使崇拜充满活力,多姿多彩。

结语
从「传统」走向「共融」必要经过一段适应期。我们也留意到,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新的音乐形式出现,然後被教会采纳。但往往在过程中,都会引发不同层面的冲突、批评甚至拒绝,教会在不断划出界线的同时,又向更广阔的文化去「发掘」不同元素的音乐来发展本身的音乐。我想说的是,聆听是要经过操练的,每种人类文化都继承一套声音意象和一套界定是什么构成「神圣」音乐的信念。有些人认为「古典音乐」或「艺术音乐」是最有可能供神学诠释。对许多讲论圣诗和圣乐的著作来说,这肯定没错,我也尊重这点。但神学有其适切性,特定的神学内容,是不能限制在任何一种音乐传统内的,我们也需要留意不同音乐的传统,而要评估所用的诗歌能否充分赞美神,这其实牵涉了美学和神学。简单的说,只要是用作主日崇拜的诗歌,就绝对不是一种装饰品,或只是崇拜的附属品;就如在崇拜中,我们藉宣告、祷告,把神人相遇的奥秘重现,我们所唱诵的诗歌有着同样的功能。

在教会传统中,贵格利圣詠(Gregorian Chant)是礼仪中最神圣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Polyphonic Hymnody)影响基督教音乐深远、德国赞美诗(Chorale)的歌词教导我们纯正的改革宗神学、日内瓦韵文诗篇(Metrical Psalm)奠定教会唱诵诗篇的基础、英国以撒华兹和卫斯理的福音诗歌(English Hymnody)带领无数那一代的草根人民归信主,在我的教会,我们都仍传承唱诵。CNEC的《赞美诗》是典型的美国近两百年的诗歌产品,当中有许多美国的主日学诗歌(Sunday-School Hymnody)、还有向着偏远村民传福音的营会诗歌(Camp-Meeting Hymnody),以及福音诗歌(Gospel Hymnody)。我自己则特别偏好源自美国的黑人灵歌(Negro Spirituals)。近年,大家也留意到,流行和商业歌曲和音乐风格成了所谓当代基督教崇拜的中心,「神圣」被视为「传统」,它与某一代人怎样对待信仰、如何表达信仰,都变得毫不相干了。

对历史与当代的不了解,往往使我们有所偏颇或偏差。我们曾否了解过,德国赞美诗当中有多少是当时的民歌和世俗歌曲?福音诗歌当中有多少是当时乡村老爷爷们传下来的民谣?韵文诗篇当中有多少是沿用当时宫廷流行的旋律?黑人灵歌当中有多少是从前被视为属世的音乐?对于什么是神圣什么是世俗,我们往往界定分明,但在这些界定分明的观念下面,改变是不断持续的,我感觉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已经朝一种更广阔的音乐折中主义走去。

教会用的诗歌如何带领我们走向神,这是受过神学训练的教牧必须关注,并投入时间和心力去经营的。我们要藉着「采用均衡的诗歌类型」達到圣乐的牧養、教导与灵命造就、以及信徒团契的使命與責任。「采用均衡的诗歌类型」强调歌唱的目的:让上帝的道活现在崇拜中,回应时代的挑战。教会的圣乐使命与责任是要自由透过顺服神、寻求神的荣耀而表达出来。

愿神随祂的心意,使用我们的才干,建立教会,造就圣徒。愿神垂怜改变我们的心意,单单同神、向神、为神而做。愿我们同心「建立整全的圣乐事奉」,以圣洁的生命服侍圣洁的神。愿我们「采用均衡的诗歌类型」,好让神的道活现在崇拜中,回应时代的挑战。愿我们怀抱「天上永恒荣耀的敬拜」的异像,在永恒中继续歌颂救赎的上帝。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文章發表:崇拜設計之思與行~以「受難節」崇拜為例

崇拜禮儀中的詩班角色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