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September, 2005

崇拜中理性與感性間的流動

Image
地點: 大巴窑衛理公會 講員:黃婉嫻傳道 日期:2005年9月11日 引言 崇拜/敬拜——是人向神表達的行動,這種行動是建立在特殊關係的基礎上;是創造者與被造者的關係、頒布約者與領受約者的關係或稱為約的關係(covenantal relationship)、啟示者與回應者的關係、言說者與聆聽者的關係,以及差遣者與受差者的關係。只有在這樣的關係基礎上,才有敬拜的舉動及內容。世界上其他類型的關係,如:政府與人民、父母與子女、夫妻、長輩與晚輩、顧主與顧員、上司與下屬、偶像與fans等的關係,都不應該、也不合適產生敬拜的舉動。因此,我們首先要先要從這重關係來界定及了解敬拜或崇拜,然後才來談論敬拜中,理性與感性(經驗)的因素。 1. 崇拜是關係性的行動 聖經以及舊約的以色列人,從來不會討論神是否存在的問題(這是受希臘哲學影響之後的基督教才關切的問題),因為對以色列人來說,神的存在是毋庸質疑的,他們常常關切的是神在歷史中的作為,神如何介入人類的處境(如:出埃及記中神藉著摩西帶領他們出紅海),神如何頒布誡命、例律、典章,如何施約守約,幫助他們戰勝仇敵、引領他們渡過危機…上帝是與他的子民同在的上帝,是在人中間的上帝。 就如舊約的會幕、聖殿、摩西時代的雲柱、火柱都表明了上帝與其子民同在,引領他們走過歷史。在約翰福音中記載了耶穌基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翰福音1:14),其中,「住在…中間」就是會幕式的語言(「住…在」字根與「會幕」同),也是新約延續了舊約神與子民同在的觀念,因此,我們所敬拜的上帝,是一位活的上帝,與人交往的上帝,神與人之間是關係性的存在(being as relational),敬拜也既是一種關係性的行動。 敬拜是表達神與人之間最正確的互動關係,也是體現人對神最正確的姿態(gesture & posture)、心態(psychology)、情態(affection)、形態(shape, form, modality)、常態(normality or normal condition)、狀態(state)——無論是動態(in the state of motion),或靜態(or in the state of still),以及健康的屬靈生態(spiritual ecology)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