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的歷代發展











地点:哈利路亞聖樂社
講員:黃婉嫻傳道
日期:2007年4月8日

引言:
1. 明白崇拜的歷史、領悟崇拜禮儀的神學意義,是更新崇拜的基石。
2. 對新舊約的研究, 有助我們明白基督徒崇拜的基礎和聖經的原則。
3. 舊約是新約與基督教的根基, 新約是舊約的實現。

I. 舊約時期的崇拜
1. 創造背後的敬拜意義(創二1-3;申五15)
2. 救贖歷史的敬拜基礎(出19-24章)
3. 以色列宗教歷史的四個時期: 族長、摩西、大衛/所羅門、被擄與歸回

II. 新約時期的崇拜
1. 亞籣語系基督徒仍舊認同猶太教的崇拜模式。
2. 希利尼語系的信徒完全擺脫猶太教的聯系,建立自己的崇拜方式。
3. 外邦信徒崇尚自由行事方式,他們的崇拜聚會是狂熱和自由的。

III. 後使徒時期的敬拜(AD60-100年)
1. 家庭教會的崇拜(徒2: 42-47)。
2. 整體生命的崇拜(林前12章)。
3. 輝煌的禮儀崇拜(啟4-5章)。

IV. 第二世紀的崇拜
1. 崇拜著重聖道及主餐,其它:禱告、歌頌、啟應文讚美、祝福。
2. 基督徒分成小組崇拜,根據家庭聯繫、語言、國籍。
3. 星期天聚會有兩重意義:創造宇宙的首日、耶穌從死裏復活的日子。

V. 第三世紀的崇拜
1. 這時期的崇拜聚會附加了多項禮儀:敬禮文,獻心頌,聖哉頌。
2. 站立禱告和讀經,雙手高舉向天或疊放胸前,手勢或象徵性行動。
3. 遺留的文獻有:使徒傳統、使徒遺訓、革利免及俄利根的著作。

VI. 第四世紀的崇拜
1. 基督教的古典時期,又稱為教父的黃金時代:信經於這時訂定。
2. 東方教會崇拜重儀節、講求華麗,營造天上人間、人間天上的氣氛。
3. 西方教會分成2派- 法國和羅馬。 教會禮儀漸變得隆重鋪張。

VII. 第五至第十五世紀的崇拜
1. 崇拜是一種奧秘:禮儀被視為崇拜的本體,可使參與者聖化。
2. 崇拜重靈性修鍊:崇拜趨於敬虔化和靈修化。
3. 圖像藝術:運用圖案畫像來陳明基督教基本信仰的一種形式。
4. 崇拜禮規:禮規產生可謂終止了自由編寫經文和即興經文的時代。

VIII. 16世紀改革時期的崇拜 (Reformation)
1. 反對當時羅馬天主教會的神學思想、崇拜儀式、玩弄政權。
2. 彌撒聖祭的本質及羅馬文化因功生效的概念:變質說。
3. 恢復聖經的崇拜原則、經文誦讀、宣講聖道、用會衆的語言敬拜。

IX. 17-19世紀的崇拜 
1. 貴格會(Quaker or 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
2. 循道會(Methodist or Weslayans)
3. 拓荒派(Frontier)

X.廿世紀的崇拜更新
1. 當代禮儀更新:嚴謹的禮儀結構和神學、復和崇拜和醫治崇拜。
2. 敬拜讚美:強調肢體生活及實際運用;會衆能在崇拜中積極參與。
3. 匯聚崇拜:以聖經講道,強調實際運用。注入情感、理智及意識。
4. 靈恩崇拜:將真理的表述更加口語話、容易對話語接受。
5. 敏於尋道者聚會:善用藝術溝通的價值,夠水準的製作、技能與執行。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文章發表:崇拜設計之思與行~以「受難節」崇拜為例

崇拜禮儀中的詩班角色與功能

認識泰澤